受动力电池及相关原材料成本上涨、新能源补贴下滑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的部分新能源车企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出现了集体涨价的情况。近日,新能源汽车专业委员会对济南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走访调研。
自 2 月以来,部分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终端价格的上调(普遍上涨在 4000 元至 10000 元),以此来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随着此轮原材料的涨价,影响将陆续显现。目前,涨价并没有给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带来根本性影响,近期新能源汽车销量直线攀升,凸显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接受度正不断提升。在全球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供应趋紧已经成为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未来,或许有更多车企将加入到涨价队伍,而国内整车企业也已经开始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上游动力电池企业联手,稳定供应链,实现“保供稳价”。此外,在产业链中,整车厂话语权最强,因此我们认为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影响,对整车厂边际影响最弱,不必过分担忧。对部分零部件公司,可通过扩大规模优势、以及新产品导入来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新能源汽车专业委员会将积极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